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3189967
缺血性心肌病的中医药治疗(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第8期
     [摘要] 从注射剂、口服中成药两大方面,分别按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功补兼施的方法将近年来应用中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以期给中药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 R54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08-30-02

    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型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心肌纤维化(或称硬化)。为心肌长期血供不足,心肌组织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或大面积心肌梗死后,纤维组织增生所致。其临床特点是心脏逐渐扩大,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在中医学属“心悸”、“怔忡”、“水肿”、“喘咳”、“痰饮”、“胸痹”等范畴,其病机特点是阴阳气血虚弱为本,或有气滞,日久血瘀,进一步饮停。此病死亡率高,现有西医治疗手段尚不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中医药以其整体观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等理念,帮助调节机体整体功能代谢,不但疗效良好,而且副作用小,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现将近年来应用中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 注射剂

    1.1 实则泻之

    1.1.1 疏血通 主要成分是水蛭和地龙,活血化瘀力强。近期疗效肯定且安全,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1]。

    1.1.2 血塞通 主要成分是从人参、三七中提取的三七总甙,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70 字符